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我颂扬投火的飞蛾”——新诗同题译写现象的个案分析
  • [摘要]从宗白华《流云》中的小诗,到朱湘、梁宗岱、冯至等的诗歌创作或翻译,现代诗人笔下不约而同地出现了“飞蛾投火”的形象;当代诗人张枣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开始的一些诗,又续写了这一形象。若干看似无关的汉语新诗文本,通过德国诗人歌德一首短诗形成了迂曲奇妙的关联。这一形象不但关乎古波斯诗人,通连佛经和六朝诗赋,涉及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小说,而且影响了张枣对鲁迅《秋夜》的解读,因而促成了巨大的文本共鸣。诗歌“同题”之下,既有诗人写作过程的曲隐与通变,也有诗人之间的潜在呼应和不同精神向度,这正是百年新诗的丰富性所在。
  • 颜炼军
  • 全文[ PDF 1606113.0 MB ] 2022.3(11):116-122  共有 226 人次浏览
  • 文本、阅读与风格的建构——周立波《山那面人家》的发表与批评
  • [摘要]短篇小说《山那面人家》往往被视为周立波美学风格的代表作,但在1958 年它既有“不入‘时调’”的一面,同时也被《人民文学》纳入民族化风格探索。读者来信则否定了民族化风格的读法,越过风格而强调内容的政治性。唐弢的“反批评”文章《风格一例》改写了前述两种大相径庭的阅读路径,在实现小说风格美学命名的同时,将其带入风格多样化的讨论,并由此引发以群的批评。通过一种“阅读史”视角梳理小说发表、批评与反批评的多重历史语境,可以再现刊物编辑、读者来信和批评家的评论三种阅读方式之间的错位与转移,重构 20 世纪 50 至 70 年代其风格建构过程中的美学与政治的张力。
  • 张高领
  • 全文[ PDF 1617478.0 MB ] 2022.3(11):123-130  共有 389 人次浏览
  • 返乡文学青年如何回嵌乡土?——20 世纪 60 年代初赵树理的相...
  • [摘要]赵树理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塑造了不安心农业劳动的返乡文学青年形象。面对返乡文学青年如何回嵌乡土的难题,赵树理认为文艺不应再专业化,返乡文学青年可通过业余创作,繁荣群众文艺,移风易俗,或下沉、切事,转变为乡村建设的实干家。赵树理并未将这些思考文学化,其小说更多显示了转化返乡文学青年的难度,而同时期的其他文学创作则讲述了众多返乡青年回嵌乡土建设新农村的故事。不过赵树理“返乡文学青年如何回嵌乡土”的问题意识依然撬开了诸多文学—社会议题。20 世纪 60年代初,现代知识回流乡村,农村与青年相互改造,依托的是包含农业集体化实践在内的别样现代性规划。这个前提变更,随之而来的就是不同的故事。
  • 闫作雷
  • 全文[ PDF 1669084.0 MB ] 2022.3(11):131-140  共有 278 人次浏览
  • 路遥的“残酷”人生观及其文本呈现
  • [摘要]路遥在其写作和演讲中多次提及“对自己残酷一点”的人生理念,忍受苦痛和牺牲甚至自找苦吃去实现目标的行为模式鲜明地呈现在他的写作姿态和生活方式中,但这一人生观并不独属于路遥个人,它是社会潮流与个人历史交汇后的产物,潜藏着意识形态上占据话语权和合法性的时代话语。对路遥 20 世纪 70 年代到 80 年代的创作进行历时性考察,可以发现其“残酷”人生观的内核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社会转轨发生了从维护集体主义到实现个人价值的转换。对路遥创作文本中所呈现的人生观的分析,不仅可以进一步理解路遥,还为探索时代发展的精神理路提供了有效路径。
  • 韩欣桐
  • 全文[ PDF 1615916.0 MB ] 2022.3(11):141-148  共有 320 人次浏览
  • “现代性”作为一种古典诗传统——论 21 世纪新诗对古典诗传统的...
  • [摘要]21 世纪以来的一批诗人和新诗研究者携带“现代性”眼光从诠释学视野出发对古典诗词进行重新阐释,发现“现代性”在古典诗词中早已存在,并从古代诗歌史中爬梳出一条滥觞于南朝诗歌而延续至唐诗宋词的“现代性”脉络,由此指认其为古典诗词中的“现代性”传统,从而建构出古典诗传统的新面貌和新秩序,形成对古典诗传统的一种再发现,对新诗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作用。然而,这种被视为古典诗传统的“现代性”事实上并非真正的“现代性”,而是一种杂糅“古典”“现代”和“后现代” 的“别现代性”,真正的“现代性”有待进一步探索与发展。
  • 罗小凤
  • 全文[ PDF 1612156.0 MB ] 2022.3(11):149-158  共有 311 人次浏览
  • 道器之用:鲁迅与南洋大学
  •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马华人社群为维系华族教育与文化的延续性及完整性,于 1953 年筹办了中国海外第一所华文高校——南洋大学。在冷战背景中,南洋大学的建立与兴学并非单纯的教育课题,其背后还牵涉殖民 / 反殖民势力的争斗、国族 / 族群认同的拉扯、美苏阵营意识形态的角力等问题。而在南洋颇有传统的鲁迅则再一次被寻唤,通过鲁迅的遗产借助及多元影响聚力,南洋大学学人们不仅建构起以“族群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还深化了学生的族群认同,并肃清了校园内部的右翼势力,甚至在南洋大学被迫关闭后,他们利用关涉鲁迅的文学创作进一步反思历史、总结经验。可以说,鲁迅在南洋大学历史上发挥着“道器之用”——他不仅精神上引领着南洋大学学人们,而且还被修改、塑造,成为他们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资源供给。
  • 胡星灿
  • 全文[ PDF 1649746.0 MB ] 2022.3(11):159-167  共有 221 人次浏览
 1  2  3  4